升降机(电梯)编码器是电梯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传感器,其作用是、实时地监测电梯轿厢的位置、运行方向和速度,为控制系统提供关键的反馈信息,确保电梯安全、平稳、准确地运行。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或磁电传感技术,将机械位移(旋转或直线)转换为电信号(脉冲序列或数字代码)。
以下是其主要工作原理和功能:
1.类型与安装位置:
*旋转编码器:常见。通常安装在曳引电动机的输出轴、限速器轴或导向轮轴上。当曳引轮转动带动钢丝绳移动轿厢时,编码器轴随之旋转。
*直线编码器:较少见。直接安装在井道中,测量轿厢相对于固的直线位移(如光栅尺、磁栅尺)。
2.传感原理(以旋转增量式编码器为例):
*编码器内部有一个与轴相连的精密码盘(或光栅盘)。码盘上刻有大量等间距的明暗相间(透光/不透光)条纹或磁性区域。
*码盘的一侧安装有光源(LED),另一侧(或同侧)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光敏元件)。当码盘随轴旋转时,明暗条纹交替通过光源和传感器之间。
*每当一个条纹(明或暗)通过时,光电传感器就会产生一个电脉冲信号。码盘上条纹的数量(分辨率)决定了每转一圈产生的脉冲数(PPR-PulsesPerRevolution)。
3.信号输出与方向检测:
*标准的增量式编码器输出两路相位差90度的正交脉冲信号(A相和B相)。
*控制系统通过比较A相和B相信号的相位关系(哪个信号先出现上升沿/下降沿)来判断电梯是上行还是下行。例如:当A相超前B相90度时为正转(上行),B相超前A相90度时为反转(下行)。
*通常还有一个Z相(零位)信号,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用于确定参考点(如平层位置校准)。
4.位置与速度计算:
*位置:控制系统持续计数来自编码器的脉冲数量(A相或B相)。由于每个脉冲对应曳引轮(或测量轮)转动一个固定角度,而曳引轮直径、钢丝绳缠绕方式是已知的,因此可以计算出轿厢移动的距离(脉冲数*每个脉冲代表的位移量)。Z相脉冲用于定期校正累积误差,确保位置准确性。
*速度:控制系统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脉冲数量(脉冲频率)来计算轿厢的瞬时运行速度。这是实现速度闭环控制和保护的基础。
5.关键功能应用:
*平层:实时位置信息是控制系统在目标楼层前减速、终使轿厢地板与层门地坎平齐的关键依据。
*速度闭环控制:将编码器测得的实际速度与控制系统设定的目标速度曲线进行比较,动态调整曳引电动机的转矩,确保运行平稳舒适,符合理想的速度-时间曲线(启动加速、匀速运行、减速停车)。
*保护:持续监测速度,一旦实际速度超过安全限值(如额定速度的115%),将触发安全回路,启动限速器-安全钳等保护装置。
*再平层:在停站时因负载变化导致微小不平层时,编码器提供的位置信号允许控制系统进行微调(蠕行),使轿厢重新平层。
*运行方向确认:确保电梯按指令方向运行,防止反向溜车。
*距离测量:用于计算到目标楼层的距离,优化运行曲线。
总结:升降机编码器如同电梯的“眼睛”和“里程表”,通过将曳引系统的旋转运动(或轿厢的直线运动)转换为高精度的电脉冲信号或数字代码,为电梯控制系统提供不可或缺的轿厢位置、速度、方向实时反馈。这些信息是实现停靠、平稳运行、按曲线调速以及的安全保护(如检测)的基础,是保障现代电梯、安全、舒适运行的部件之一。其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和毫秒级的响应速度是现代电梯智能化控制的关键支撑。
好的,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车)的安装属于特种设备作业范畴,需要严格的资质和合规流程。以下是安装所需的主要资质和要求: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必备):
*颁发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其授权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
*要求:承担安装的单位必须持有与所安装直臂车类型和参数(如工作高度、额定载荷等)相匹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通常为“起重机械”大类下的“高空作业平台”或“升降机”类别)。许可证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如A、B、C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设备参数范围。安装单位需在许可范围内承接业务。
2.施工单位的综合资质:
*建筑业企业资质:虽然是特种设备许可证,但承接大型或复杂安装工程(如涉及土建基础、钢结构配合)的安装单位,通常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如机电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承包资质等),以证明其综合施工能力和合规性。
*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单位必须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证明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
3.关键人员资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直接从事安装作业的人员(如安装工、电工、焊工、起重工、调试工等)必须持有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对于高空作业平台安装,主要涉及:
*起重机械安装作业(项目代号Q1):负责整体安装、拆卸。
*起重机械电气安装维修(项目代号Q2):负责电气系统的安装、接线、调试。
*起重机械指挥(项目代号Q3):负责安装过程中的吊装指挥。
*焊工证:如果安装涉及焊接(如固定基础、连接件等),焊工需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或符合要求的《特种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项目负责人资质:安装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经理)通常需要具备机电工程等相关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并具有相应的工程管理经验和安全知识。
*专职安全员:项目应配备持有有效《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证)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设备本身的合法性文件:
*制造许可证:直臂身必须由持有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合法制造商生产。
*产品合格证:制造商提供的出厂合格证明。
*型式试验合格证/报告:证明该型号设备符合国家强制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制造商提供的详细技术文件,是安装的重要依据。
5.安装前告知:
*安装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向设备安装所在地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安装告知。这是法定程序,未经告知不得施工。告知需提交许可证复印件、施工方案等资料。
6.监督检验:
*安装完成后,必须由国家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如特检院)进行安装监督检验。检验合格后,检验机构会出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书》(报告)。
7.使用登记:
*设备所有人在取得监督检验合格报告后,需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门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设备才能合法投入使用。
总结关键点:
*资质是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选择安装单位时,首要核查其许可证是否有效且在许可范围内。
*人员持证上岗是硬性要求。所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
*合规流程不可或缺。安装前告知、接受监督检验、办理使用登记是保障设备合法、安全使用的法定步骤。
*设备来源必须合法。安装的直臂身需具备完整的制造许可和出厂文件。
务必注意:具体资质等级和人员要求可能因设备具体参数(高度、载重)、安装环境复杂程度以及地方规定有所不同。在项目实施前,应详细查阅《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如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Q7001-2019《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规则》等),并咨询当地特种设备安全门,确保完全符合所有要求,杜资质安装带来的巨大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先取证,后施工”是铁律。
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机)中的补偿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与性能组件,其主要作用在于平衡工作平台负载,减轻主举升油缸的负担,从而确保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和效率。以下是其作用的详细阐述:
1.动态负载平衡与稳定:
*当曲臂机的臂架伸展、变幅(弯曲)或升降时,安装在工作平台末端的人员和工具的总重量会对整个臂架系统产生巨大的力矩。这个力矩会随着平台位置(高度和幅度)的变化而剧烈改变。
*补偿链通常连接在臂架系统的特定铰点(靠近工作平台安装点或主臂末端)与一个固定或移动的配重块(通常位于设备底盘或转台上)之间。
*其原理是利用链条(或钢缆)和配重的重量,产生一个与工作平台负载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当平台向外、向上伸展时,补偿链被拉伸或带动配重移动,产生的平衡力矩增大,抵消了因平台远离设备而产生的倾覆力矩。
2.显著减轻主举升油缸负载:
*如果没有补偿链,支撑工作平台负载、抵抗倾覆力矩以及驱动臂架运动的全部力量都需要由液压油缸(主举升油缸、变幅油缸等)提供。
*这会导致:
*油缸承受极大的压力,需要更大规格的油缸和更高压力的液压系统。
*能耗增加。
*油缸伸缩速度变慢,动作不够平稳流畅。
*油缸及相关结构件(如铰点、臂架)承受更大的应力和磨损,缩短寿命。
*补偿链的关键作用就是分担了大部分由工作平台负载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力矩。它就像一个“机械助力器”,让液压系统只需克服摩擦力、惯性以及剩余的不平衡负载,大大降低了油缸所需的力量。这使得:
*可以使用更小、成本更低的液压系统。
*设备运行更平稳、安静、反应更灵敏。
*显著降低能耗。
*延长液压系统和臂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3.提升安全冗余:
*虽然补偿链主要承担的是平衡功能,但在情况下(如主油缸意外失效),补偿链及其连接的配重系统也能提供一定的被动安全支撑。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工作平台因失去液压支撑而发生的快速下坠或失控摆动,为紧急制动系统(如液压锁)争取反应时间,或减轻下坠的冲击力。不过,它不能替代专门的安全锁止装置(如液压锁、机械锁销),而是增加了系统的安全裕度。
4.优化设备性能与操作体验:
*通过有效平衡负载,补偿链使曲臂机在各种姿态下都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减少平台晃动,提升操作精度和操作员在高空作业时的舒适度与信心。
*降低的液压系统负载也意味着设备可以设计得更紧凑、移动更灵活。
总结来说,曲臂机的补偿链是一个精妙的机械平衡系统。它通过链条/钢缆和配重块的巧妙联动,动态地抵消工作平台负载对臂架系统产生的倾覆力矩,将原本需要液压系统承担的巨大负荷转移给机械结构,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液压油缸的压力,提升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平稳性、耐用性、能效和整体安全性。它是现代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实现大高度、大跨度、灵活平稳作业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